本篇文章係敝人最近看書及電影(SOLARIS)的報告,原本發表於敝人另一個專門講電影的部落格「夢幻泡影錄」,因為本格「大自在軒」也常有喜歡科幻小說及電影的朋友來逛,因此把這篇文章也放上來,請各位不吝指教!

一、 前言

各位若常收看「夢幻泡影錄」,應能充分了解,本小格介紹的全是通俗商業娛樂片,幾無所謂藝術片、經典片,也就是中國那裡說的「小資電影」,也就是平常電影院不愛放,文藝青年影迷們必須趁國際影展舉辦,辛苦排隊買票才看得到,若有幸出DVD時則由天王片商製作,規格超爛的那類電影。

為何不談藝術片?原因很簡單,一是絕大部分此類片子敝人沒看過。二是剩下那一小部分雖看過卻看不懂,寫不出半個字來。三是藝術片、小資電影已經有很多影評人或部落格作者予以評介,寫得又專又精又深,敝人只能讚嘆欣賞!不敢置一辭。

然而人生亦不宜始終曠廢怠惰,時而也得發憤振作,施行腦力激盪,故意挑戰困難的目標。因此今次想針對向稱難懂難解的科幻作品「索拉里斯星」系列做個研究。不過,一個平常只看娛樂片的人,竟然一下子就挑戰「索拉里斯星」,確實夠大膽、夠白目、夠無知!

敝人之所以莫名激起這股雄心壯志,主要係因為去年底今年初買到由中國翻譯出版的兩種「索拉里斯星」原著小說中文(簡體字)譯本。咦,竟然有人肯翻譯、出版這麼冷門再冷門的科幻小說,令敝人頗意外。且中譯本竟然有兩種,一譯自德文本(商務印書館出版,陳春文譯),一譯自英文本(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李玲、陳寧譯)。

欣喜之餘,開始戒慎拜讀。這小說看著看著,發現以前看塔可夫斯基電影裡一些難解的小細節因此懂了。所以除了讀原著小說中譯本之外,趁年假時間充裕,還把蘇俄版、美國版、號稱恐怖版(撕裂地平線)三部片拿出來一併複習,與小說參照。

進行本文寫作時,為了查找相關資料,再把寒齋所藏3本與塔可夫斯基及其電影相關的專書拿來參照,又看到不少有趣資料可資談助,故擇要摘錄,抄得不亦樂乎。

雖說書也讀了,片也看了,然而這「索拉里斯星」委實深奧難解,敝人沒有能力寫「三顆星星排排站」將這前後3部電影予以交叉歸納分析,況且觀賞及閱讀時,大都雙眼進雙耳出、左耳進右耳出,若精神不濟時難免睡著(每次看蘇俄版電影都會睡著,怪哉),本身亦不具足慧根以參悟其中那偉大哲理、生死命題。

但偏偏敝人就是半瓶醋響叮噹,不懂裝懂,非得一吐為快,故分明是夏蟲語冰,野人獻曝,癡人說夢,隨性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等於漫談亂談。

此外,女主角在俄版電影內名為Hari 哈莉,在美版電影為Rheya 芮雅,在商務印書館譯本為海若,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譯本為瑞亞,敝人真的都被搞混,幸好重要女角只有一個,總之本文提到女角就是指她,此節尚請各位見諒。

此外,因文本眾多,敝人雖作了粗略筆記,但腦袋瓜里或許已把小說、俄版、美版的情節全搞混也不一定。也請見諒。

柿子挑軟的捏,「撕裂地平線」、美版「索拉力星」報告前幾天已陸續完成,個個擊破。本文重點在於俄版電影及原著小說。須先予聲明,敝人一向稟承影壇前輩BEE大的教誨,僅憑直覺來研究電影,不用學院派方法(實則並不懂何謂學院派方法),也不掉書袋(實則腹內無書可掉),故本文寫作過程並沒有特意查找相關資料及評論,故文中若干觀點或許人家早就講過,或許有些觀點根本是錯的,或許根本是敝人誤讀誤會,總之都是個人才識能力不足所致,各位朋友姑且當作是意見交換,當作是綜合整理剪貼即可。

二、「索拉里斯星」原著小說簡介

「索拉里斯星」原著小說,作者為波蘭的史坦尼斯勞.萊姆Stanislaw Lem。對於他很陌生,只好剪貼一些網路上的資料來作介紹。

萊姆1921年出生於波蘭,讀醫學卻喜歡文藝,同時涉獵哲學、科學方法學和控制論,創作類型包括詩和小說,並以科幻作品《索拉力星》(Solaris)奠下大師地位,至今已有八十多本作品、超過四十種語言的海外譯本。《紐約時報》書評稱讚史坦尼斯勞.萊姆集博學者、敘事大師、名家於一身;他的小說作品向來延續個人才智的廣度與深度,展現如迷宮般令人迷惑的各種情感與態度。他的想像力強大且純澈,筆下創造的世界無不豐饒且具體,引人入勝(以上抄錄自誠品書店廣告)。

中國北京的吳岩先生在「萊姆科幻的哲學空間」論述中認為,Stanislaw Lem能從核心處嘲弄我們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論文、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都烹調在一起,並用幽默而力透紙背的荒誕語言和荒誕情節,返照我們的世界,如果今後有科幻作者獲得諾貝爾獎,非他莫屬。(coolchet註:確實歐美文壇曾經預測萊姆為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歐洲地區候選人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的王建元教授,1983年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文「人類與外太空的各類接觸」推崇Stanislaw Lem為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以上抄錄自中文科幻百年‧文學迷思,作者:黃海)

「索拉里斯星」原著小說發表於1961年。1970出了英文版(查亞馬遜英文版資料),至今出了幾版,不清楚。1983年才出德文版,但是到2001年止,已經出到第16版。大約1年出1版。台灣的文學作品能夠有能耐這樣一直出版下去的,也不是很多。

小說共14章,章名依據商務版、四川版、英文版之次序,分別為:
著陸/飛抵基地/The Arrival
索拉里斯學家/發現生命/The Solarists
客人/不速之客/The Visitors
薩多留斯/怪屍驚魂/Sartorius
海若/美女瑞亞/Rheya
偽經指要/奇書釋疑/”The Little Apocrypha”
會商/電話會議/The Conference
怪物/海上怪物/The Monsters
液態氧/液氧風波/The Liquid Oxygen
談話/閉門深談/Conversation
思想家/思想如海/The Thinkers
夢/夢中之痛/The Dreams
效果/如此勝利/Victory
老擬態/最後一眼/The Old Mimoid

商務版及四川版兩者經比較大同小異,那是因為德文版和英文版兩種版本本來就有差距。據說德文版比較能讓萊姆接受,而英文版偏向意譯。敝人只看完商務版,暫時沒有精力再接著讀四川版,不過概略比對,主要內容差不多,無損討論,就當作一樣了。以下所述都是依據商務版。









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男主角克里斯。凱爾文博士搭乘太空艙登上索拉里斯太空站開始。

最初,人類在宇宙深處發現了一個雙恆星太陽系(一顆紅色、一顆藍色)與其行星索拉里斯。根據理論,一個圍繞兩顆恆星運轉的行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因為兩顆太陽引力影響,行星運行軌道會縮短或延長,起伏不定,行星上氣溫酷熱嚴寒不定,生命之芽無法生存。然而幾十年後,人類觀察發現索拉里斯行星公轉軌道竟與數學計算值、物理力學原理不符,它非常穩定。而且行星表面幾乎被海洋覆蓋,海洋活動劇烈,而且海洋就是有機物質,顯有生命跡象!再來就產生一個駭人的推測:就是索拉里斯星的生命體在控制行星運行軌道?!故人類展開無窮無盡的科學研究,在索拉里斯上空建立太空站進行長期探測。

太空站上駐有3位科學家,其中吉布利安博士在凱爾文到達前自殺了。另外兩位科學家薩多留斯及斯諾則行事詭異,精神恍惚,似乎在隱瞞什麼,又在暗示什麼。隨後凱爾文竟看到不應該存在的人物,一個幾乎全裸的高大黑女人從他面前晃過。

太空站上發生怪事,站上每個成員曾經心中幻想或掛念或歉疚的人物會活生生莫名地冒出來。且並非幻影,並非鬼魂,而是活生生的實體。斯諾稱他們為「訪客」。對凱爾文博士言,他的「訪客」是多年前因吵架而自殺的妻子海若。

凱爾文一覺醒來看到亡妻海若活生生睡在一旁,嚇個半死。手足無措之下,把女人騙進太空艙發射進入宇宙深處。但是再睡一覺後,第二個海若又來了。凱爾文只好正視這個怪象。不多久他就發現這個海若知道原本海若過世之後發生的人和事,這個海若力大無窮可以徒手把艙門破壞,這個海若的血液樣本不怕鹽酸,這個海若的血液在顯微鏡下分析不出來、看不到東西,這個海若企圖喝液態氧自殺卻又活了過來。她外貌是個人,有人的思維智能,卻又不是人。

同時,凱爾文翻查太空站上圖書館資料、吉布利安博士遺留下來的筆記及資料,從頭複習索拉里斯星學的學術史及探險史。一百多年來的索拉里斯學發展史根本就是人類科學與哲學的鬥爭史,各式各樣的學說與派別蓬勃發展,多采多姿,學說互相攻擊,假造的資料、荒謬的傳說、逸聞八卦也來湊熱鬧,然而各種學術研究也只是徒勞。

人類探險隊雖然到達索拉里斯星勘查取樣,但是發現的新問題比解決的問題多更多。觀察到的數據幾乎和下一次觀察結果沒有明顯的關係。最匪夷所思的是飛行員伯爾頓的經歷,他竟然在索拉里斯海洋上空看到海面上出現一處由原生物質組成的地球某處房舍花園形象,還看到海面上有一個巨大的嬰兒在游泳。根據不可外洩的機密資料指出,房舍花園與嬰兒的形象是伯爾頓失蹤的探險隊同事費希納的老家及兒子。費希納就是在勘查索拉里斯海洋時失蹤。

可以推論,站上所有「訪客」,都是索拉里斯海洋根據站上人類腦海記憶的資料複製出來的。索拉里斯海洋並非人類所認知的海洋,他是一種膠狀物,是一個整體,而且是一個生命體,幾乎覆蓋星球全部面積。洋面經常出現一些碩大無朋的複雜結構,或稱之為「擬態」,常常無端的發生,也無端的消逝;似乎有一定的規律,也似乎毫無規律;像繁複的幾何模型,又像是無心的玩笑。

這次「這個海若」無法忍受凱爾文離開她一分一秒,而且她會如人類般推理思考,因此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人還是什麼東西?相處久了,在感覺前途無望之下她又自殺了。可是隨即就復活過來,像沒事一般。凱文十分內疚,也很痛苦,對這個海若的感情日深。同時另兩位科學家也在研究如何解決這問題。為了解決困境,海若自我犧牲,偷偷同意薩多留斯及斯諾,當作消滅機的實驗對象,果然機器奏效,海若消失了,卻再也不會回來。

事件至此結束,凱爾文博士乘坐飛機下降到索拉里斯洋面親自觀察這個單一生命體。他找到一個類似岸邊的突出「陸地」登陸,看到不可思議的、巨大的、沉默的、始終繁複變化的擬態及結構體。面對這麼龐大不可測的生命,內心百感交集。、、、


三、塔可夫司基導演的電影版「索拉里斯星」簡介

起先,莊嚴肅穆的主題曲管弦樂響起,已預告本片不會是一部輕鬆好玩的電影,氣氛將會嚴厲沉重一如莫斯科紅場的空氣。

電影一開始第一個鏡頭,導演拍一溪流水,一片漂葉,特寫水中搖曳的一叢青綠水草。那叢草在水中隨波舒展搖曳,有著奇妙的韻動。一個回望四周的中年男人。手上拿著一個便當盒鐵盒。鏡頭以中、遠景拍攝:大樹草原蟲鳥鳴,輕霧駿馬小木屋。、、、不多久,驟然下起大雨。男人若有所思,全身都淋濕。這開頭一段戲每個鏡頭都是詩句,且與電影最後一段遙遙呼應。看似閒筆卻又機鋒暗藏。Maya Turoveskaya說的好:「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在地球上這一幕,所發生的是生命本身。」(時空的軌跡,94頁)

電影裡出現了凱文的家及父親母親,是原著小說里沒有的角色。飛行員別爾頓在小說里是文獻內記載的歷史人物,在電影版成為凱文父親的朋友。他在凱文離開地球前夕帶了當年他參加公聽會的錄影帶來。在錄影帶內,國家科學委員會調查他在索拉里斯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目擊經驗。他說他看到海面上有一個巨大的嬰兒在游泳。雖說飛機錄影機拍攝了目擊過程,然實際播放時,螢幕上卻只見一團團空虛的雲霧。

此行可能費時很久?且危險?吉凶未卜。凱文出發前夕,焚燒掉一些文件紙張,也燒掉過往的記憶?

地球篇結束,進入太空篇。電影已經開演41分鐘,才接續到小說的開頭:凱文抵達索拉里斯太空站。這段太空艙抵達太空站的特效,簡陋得近乎開玩笑。可能成本不夠,可能技術不夠,可能導演無心於特效,可能這就是當時蘇俄科幻片的特色?

太空篇部份與小說主要情節大致差不多,只是沒有出現幾乎全裸的高大黑女人。太空站的圖書館非常固執地佈置得和地球上圖書室一模一樣,牆上還有各種裝飾及掛畫。主角們還盛裝來此開生日晚宴。太空站內殘敗雜亂,髒污老舊,沒什麼高科技的玩意兒,更像一間機房。不似好萊烏科幻電影的太空船總是光鮮亮麗,金光閃閃。

經歷海若出現、自殺、復活、爭吵、自願被強光照射而消失,整個事件結束後,斯諾及凱文意興闌珊,打算回地球。談著談著,鏡頭停留在太空站窗台上鐵盒里一株小植物。然後,畫面又回到凱文,身處他熟悉的家鄉,大樹草原蟲鳥鳴,輕霧駿馬小木屋,他朝向老家走去,從窗外向屋內探視,屋內正下著雨(!),老爸還安在,知道兒子回來了,出門迎他,大門一開,凱文跪倒且抱著老父開始哭泣。

鏡頭向後拉,漸成遠景,凱文、父親、木屋漸小漸遠,雲霧飄邈,飄邈,赫然顯現其四週被海洋包圍,原來這一切都存在於索拉里斯海洋上。、、、、

本片獲得1972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四、小說及電影雜談

以下拉雜亂談,想到就寫,沒有組織系統。請見諒。

差不多電影版裡面最晦澀難解的情節都是塔可夫斯基加進去而原著並沒有的:

原著對於凱文的過去並沒有著墨太多。美版電影卻詳細回憶凱文與芮雅從懈遘、相識、結婚、衝突到死別過程。俄版電影對於凱文與海若的過去只用口頭交待。雖然沒有如美版深入凱文夫妻情史,卻更擴大描述凱文個人的世界,交代了凱文位於鄉間煙雨清濛的老家、凱文的父母、凱文童年、童年的狗、父親的朋友別爾頓、父親的女人(母親?)。回憶中層層交疊出如夢的現實與如現實的夢。

原著的結局以凱文登陸索拉里斯星勘查作為結束。美版電影結局則熱鬧許多,接受凱文腦波照射的索拉力星大洋起了反應,強烈的擴張作用下,太空站即將毀滅。在逃離太空站的那一剎那,凱文選擇留下來,與太空站一起被強烈電波吞噬。然後索拉力星生命體接受了他。他的肉身或者靈魂或者複製的分身活在索拉力星製造的「時空」里,那裡是他記憶中的地球,有芮雅陪伴他。他又再次緊緊抱住心愛的芮雅。

蘇俄版結局則玄奧不可解。索拉里斯星幻化出凱文及父親的擬態,這可以理解,然而屋內下起大雨這個安排,費解!索拉里斯星雕刻出一段時光,保存了凱文的記憶,然而這個作品卻跟人類的認知不甚相同。或許這恰恰契合原著小說所揭示的,人類與外星生命之間難以溝通的「事實」吧。

對於開頭結尾兩株草的想法:

開場淌在清溪流水內,舒緩伸展的水草,可以對照接近劇終時,放置於太空站窗台,凱文從老家帶來的那株綠色植物。水草是生存於地球,最自然而然的生命。而太空站窗台邊的綠色植物,活生生被人類帶來太空站,屈身一小鐵盒內,關在太空站這一大鐵盒內,尷尷尬尬活著。同樣是生命,際遇何其不同。同時也影射人類自身選擇的命運。人類原本活在地球上生老病死,自然無為,俟科技發達了,升空飛入太空,要征服宇宙,自以為萬物之靈,惟一遇到更靈的生物,就萬事不靈,落得倉皇敗退的尷尬局面,究其實,也同樣是關在大鐵盒里的一絲靈魂。這是我對這前後兩株草的象徵的看法。

飛行員別爾頓的離去:

地球篇將結束時,出現一段似乎與劇情無關的小段落。凱文父親的朋友,前索拉里斯探險隊員別爾頓,拜訪凱文一家後,不留下過夜,直接開車回家。他載著小朋友行駛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那不是蘇聯,那座城明明就是東京。敝人去過幾趟東京,認得出來。那麼為什麼是東京?

別爾頓開車這場戲演了有將近6分鐘之久,為什麼?看過評論此片的文章,似乎沒有人提出這點疑問。也沒有人說明。

會不會這一段講的是「孤獨」?看他混在大城市車陣中向前流竄,隨流而去,天地之大,卻沒有一個人了解他,相信他。這趟回程是孤單無言。惟其要用「東京」這個巨大的科幻魔都,才能襯托出別爾頓異常孤絕的心境。是耶?非耶?


對於海若的思考:

索拉里斯生命體趁凱文睡覺時,從他腦海記憶中收集資料,製作出一個活生生的海若。凱文把這個海若的血液取出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看不到熟悉的人類細胞,而是什麼都看不到。組成海若的微中子超微小,無法用站上顯微鏡觀察出來。那麼這個海若是不是人?

可是這個海若也有思想推理的能力。地球萬物唯有人類才有這種智能。那麼她應該是「人」?製造這個海若/人的索拉里斯生命體又是什麼?

這個海若的記憶完全來自上太空站後的凱文。因此她會知道原本海若去世之後,凱文才經歷的人與事。那麼她還是不是海若?或者只是海若的次級仿造品?那麼她並不是死去海若的完全複製品。其中還參雜多少凱文自已定義的海若的成分?所以這個海若只是凱文記憶中意識中的訂製品?

海若飲液態氧自殺是最震撼人心的一幕。因為「自殺」這一個題目,放到一個被外星生命所創出的生命上,是多麼不可思議。自殺身亡之後隨即復活,又是另一次震撼,死而復活是人類所想像、冀求又辦不到,但外星生命可以辦到,是多麼不可思議。這個生生死死的過程,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事情之一。

海若第二次自殺,接受消滅光照射,這次面對的是永遠的消失,她還是作了,這次自殺的意義與喝液態氧不同,多了犧牲、神聖的意味,可以上探宗教的情懷,這又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幕!經由這次自殺,海若永遠消失了,卻成為一個真真正正的人。

人類的尺度,宇宙的定義:

索拉里斯是神?但是「神」這個概念也是在地球的人類創造出來的。「神」在某種程度上是以「人」的角度、尺度去放大提升的。而索拉里斯星則是以人類的尺度索無法形容的、衡量的!

人類的能力可以上太空之後,人類就企圖向宇宙探索、歷險。以人的尺度來探索宇宙,目的只是為了延伸人類存在的意義,只是對自己存在的印證。也就是說,探索宇宙的目的仍然不出「人」的定義。因此地球人進入宇宙之後,處處以地球人的尺度來觀看宇宙。他千辛萬苦探索宇宙,到頭來只是想找到另一個「地球人」。

然而以人自身為尺度來看宇宙,是無謂的、是徒勞的、甚至是失敗的。神的行為尚可以人類的行為來揣測推論,然而宇宙充滿人類永遠不可理解之現象,就如同沉默不語的索拉里斯生命,凱文及斯諾等人經過這一番折騰,仍然無法理解索拉里斯生命的「企圖」。

小說、俄版電影、美版電影不同的處理層次:

小說版里愛情的部份只是一個橋樑、一個手段、甚至只是一個工具。萊姆想要探討的重點不是在凱文與海若的生離死別,而是人類如何對待浩瀚神秘的索拉里斯星?人類用什麼觀點、尺度來衡量宇宙?小說固然描寫不少凱文與海若的問題,卻也花了將近一半篇幅去寫枯燥無比,充滿科學術語的索拉里斯學發展史及描述索拉里斯星表面千變萬化的擬態過程。可見萊姆觀照的層次已經超越「人類」這個概念,而直指「人類」所規範不到、想像不到的33天外。

而塔可夫斯基電影版則把基調向下修正,他不想去探討萊姆的重點,他刪掉繁瑣的索拉里斯學發展史及索拉里斯星的擬態過程(以當時蘇聯的環境,大概也拍不出來),甚至不專注在科幻元素上,他用自己的觀點來拍這部電影,把小說的高空層次拉回人間,因此這部電影講的議題「限定」在人類的愛情、倫理、生命、輪迴、記憶、犧牲、宗教之內,也就是萊姆所說的「人類」自己的尺度。因此萊姆的凱文因為無法超越人類的層次,無法與宇宙接通而感到悲哀,但是塔可夫斯基的凱文是因為無法超越生死的層次,無法成為新生的人而感到悲哀。兩個人講的是不同題目。難怪據說萊姆很不滿意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版。看來根本是各說各話。

而美國版電影則是把基調再向下修正,史蒂芬索得伯不想去探討塔可夫斯基的重點,他把電影再予簡化,只對焦在凱文與芮雅生離死別的愛情上,從玄妙的生命、輪迴、記憶等哲學層次再降到男女情愛層面。這和塔可夫斯基講的又是不同題目。雖然內容沒有塔版那麼玄奧豐富,不過至少好懂多了,但是距離萊姆小說精神又再差了一大截。

小說版的索拉里斯星是主角,到蘇俄版則降為配角,到美國版更淪為佈景。

小說以人類為媒介、手段,想探討人類與索拉里斯星之間的問題。蘇俄版以索拉里斯星為媒介、手段,想探討人類自身的問題。


與庫柏力克「2001年太空漫遊」比較

有人說,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星」是對庫柏力克「2001年太空漫遊」作一個回應。塔可夫斯基對於「2001年太空漫遊」確實有不少意見。但我不知道塔可夫斯基當初拍這片時,心中有沒有打算特意對「2001年太空漫遊」作回應。「索拉里斯星」的外星生命與「2001年太空漫遊」的外星生命,同樣都是高來高去,劇中人類同樣都只有被外力「運作」的份,但是兩者的背後意涵不同。

「2001年太空漫遊」里的外星生命還是一種「有為法」,其行事用地球「人類」思維可以理解。他們在遠古送了一塊大黑石來教育人類、開發人類,在月球埋下監測器等人類來,在木星抓了男主角作成「星童」,搞成人不人鬼不鬼,再引爆木星成為小太陽,扶植歐羅巴星人進化。凡此種種都是傳統人類思維的佈局。

但是「索拉里斯星」生命體的作為則是一種「無為法」,其行事是用地球「人類」思維所不能理解。它為何要產生那些擬態?是要給誰看的?其涵義為何?製造「訪客」的用意是教育?懲罰?獎賞?測試?好玩?巧合?都不能解!人類只能望洋興歎!


塔可夫斯基拍攝本片之花絮:

當年塔可夫斯基拍攝這部科幻電影時,有一個重要因素存在,那年頭還是蘇維埃聯邦強盛的時代,馬恩列史各種主義教條掌控政治,政治掌控人民思想的時代。拍電影這種事情相當於政治作戰,豈能亂拍!

當初「索拉里斯星」劇本完成時,上級領導提出一個要求,要請權威科學家對劇本作科學的鑒定,負責這件工作的是蘇俄天文物理學家史洛夫斯基。他罵說:「這些笨蛋,科學幻想作品還需要什麼鑒定?這不等於要測量飛毯的速度及爬升力嗎?」

塔可夫斯基原版的劇本劇情有三分之二發生在地球,只三分之一發生在太空。劇本裡面安排一個小說沒有的重要新角色,凱文的現任老婆瑪莉亞。結局是凱文回到地球上的老婆瑪莉亞身邊,他的罪惡被寬恕了。萊姆知道後大為不滿:「你如果用這種方式拍我的索拉里斯,那我就不准你拍!」塔可夫斯基只好妥協,再予修改,不過堅持還是要有地球序幕篇。所以在他眼中,索拉里斯成品仍然是一件未完成品。

塔可夫斯基認為本片最重要的特效之一是「無重力狀態」,因為他堅持凱文與哈莉應該能夠在他們的太空艙房內緩緩地漂浮。











五、結語

本文只能是個資料收集剪貼,終究沒有辦法成為嚴謹的評論,相當抱歉!但是很欣慰,為了搞清楚劇情及隱喻,竟然看完兩次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星」。另外還看完原著小說、美版電影、「撕裂地平線」,翻閱3本參考書,唉,已經很久沒這麼用功了。

評論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星」,還可以用宏觀塔氏作品的方式,從其母題來反觀對照此片。不過這已經超出敝人的能力。建議可以參考Maya Turoveskaya著的「時空的軌跡-塔可夫斯基的世界」一書。至於塔氏著作「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反思」雖然是夫子自道,卻幾乎沒有提到「索拉里斯星」這部片。這兩本書中譯都是把「索拉里斯星」翻成「飛向太空」。

最近一個月來被索拉里斯搞得昏昏沉沉,接下來可能要看一些「天宮真奈美」的片子來讓腦子休息一下。難怪在彭浩翔的電影裡會有這種安排!!


六、延伸閱讀:

淺見淺評:美國版「索拉力星」


淺見淺評:撕裂地平線(Event Horizon)/ 恐怖喔!太空船鬧鬼!


飛向太空─幻影與存在 by 阿鈍



七、參考資料:

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反思,塔可夫斯基著,陳麗貴、李泳泉譯,萬象圖書出版,1993.12月,初版1刷

時空的軌跡-塔可夫斯基的世界,Maya Turoveskaya著,邱芳莉、邱怡君譯,遠流出版,1996.06月16日,初版1刷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傅淞岩、王林編著,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2004.01月,初版1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ch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